越南沙壩行程推薦| I人逃離辦公室,到山裡畫Batik,尋找心流體驗。

Batik,一直以來都是我夢想中的技藝。

自從在2021年開始學習印尼語,那股對這門古老藝術的熱切渴望便悄然滋長,深深吸引著我。

Batik,所蘊藏的不僅是繽紛的色彩與精緻的圖案,它背後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歷經世代磨練的技藝,使得每一筆每一畫,都充滿了歷史的回響。

雖然Batik的影響遍及多國,但最為人熟知的,莫過於印尼與馬來西亞。

更不必說,2023年東協峰會上,各國領袖與印尼總統佐科威一同穿著蠟染服飾,這不僅是對工藝的尊重,也象徵著Batik在國際舞台的獨特地位。

然而,當話題轉回到越南,讓我帶你走入這次的沙壩行程。

越南,同樣擁有自己獨特的Batik技藝,這門藝術如同其名稱所指,散發出一種古老且純粹的氣息。

這場文化之旅,不僅讓我對藝術有了更深的體悟,也讓我在心靈的每一步探索中,感受到了真正的連結。

在這個珍貴的離開辦公室前的時刻,沙壩行程對我來說

是一場理想的文化之旅—既是放鬆,更是心靈的深度對話。

開始蠟染:準備材料與心態

進行蠟染需要準備火麻布、蜂蠟、染料、蠟刀…以及耐心。

這次我參加的是由 Ethos – Spirit of the Community 舉辦的 Hmong Batik(赫蒙族蠟染)活動。

活動為期 6 小時,而拿到成品則需要等待 2 天。

費用請參考Ethos – Spirit of the Community官網

沙壩行程旅行社Ethos - Spirit of the Community
Ethos – Spirit of the Community

初見Hmong(赫蒙族)

我第一次聽到赫蒙族(Hmong)是在沙壩,當時一直好奇為什麼他們稱自己為赫蒙族,則不是苗族呢?

想起多年前造訪貴州西江千戶苗寨的回憶,苗族和赫蒙族的服飾風格非常相似。

後來上網查知道,赫蒙族屬於苗族的一個分支,然而,他們並不喜歡被稱作「苗」。

在Ethos的工作室裡,我遇到了幾位赫蒙族小姐姐,並在交談中了解到。

他們不喜歡被稱為「苗」,因為越語「苗」與「Mèo (貓)」相近。

如果是我,我也不希望被別人稱作「貓」!

上課囉!

上午10:00,我準時來到Ethos的工作室。

進門後,映入眼簾的是掛滿牆壁的少數民族服飾,真的相當引人注目。

帶領我進入Batik世界的是一位名叫Mỹ的赫蒙族小姐姐。

我們來到工作室頂樓,從這裡可以遠眺番西邦山頭,紅色的小火車在綠色山巒間穿行,紅與綠的搭配顯得格外鮮明。

火麻布的製作

火麻(Hemp)是大麻的亞種之一,外觀與大麻相似。在越南北部山區,火麻非常常見。

越南沙壩行程 火麻
火麻

赫蒙族人會將收集來的火麻曬乾,然後剝去纖維,再將纖維揉成條狀,使用傳統紡車紡成細長均勻的線,最後用織布機將這些線織成火麻布。

雖然老師只讓我嘗試了剝纖維,並將其揉成條這一步

但即使只是這個簡單的過程也讓我手酸不已,實在是費工又需要耐心。

蜂蠟與圖騰

沙壩行程 - 蠟刀
蠟刀

Tjanting為蠟刀,前端由銅製成,可以盛裝蜂蠟並保持液態,從尖端滲出蠟液。

老師將火盆加熱,將蜂蠟融化。

我則坐在火盆旁邊感受著暖意。

當天氣溫約20多度,微涼的高山氣候讓這樣的暖意顯得格外舒適。

沙壩行程 火盆
火盆中的溫暖火焰,緩緩融化著蜂蠟

老師並沒有直接示範或要求我畫特定圖案,而是拿出一本印滿圖騰的小冊子供我參考。

由於靈感枯竭,我便指向了一個看起來最華麗的圖案。

老師看了看我選的圖案,笑著問:「你確定嗎?這個圖案很難哦!」

抱著來都來了的心態,我決定就試試看。

沙壩行程 繪畫小本本
赫蒙族符號解說

看完老師的示範後,我拿起蠟刀開始作畫,但才發現連畫直線都很困難。

老師見狀,乾脆直接在我的布上示範幾筆,讓我照著臨摹。

在創作過程中,老師也一邊講解圖騰的故事:

聽完老師的故事後,我畫得越來越起勁。

雖然蠟刀並非蘸一次蠟就能像原子筆那樣持續出色,它必須頻繁地蘸蠟,才能將蜂蠟均勻點在火麻布上。

這項工藝看似簡單,但要做到精準,卻絕非易事。

坐在小板凳上,手握蠟刀,一筆一劃地細細作畫,彷彿隨著筆觸的起伏,逐漸遠離現實的喧囂,沉入一片靜謐的時光長河中。

沙壩行程 歪七扭八的畫
歪七扭八的線條

偶爾抬頭,目光落在從沙巴車站緩緩駛出的紅色芒花號登山列車上,車身在遠處的山間穿行,像一條紅色絲帶劃過翠綠的群山。

偶爾,又瞥見番西邦峰的輪廓時隱時現,被濃霧籠罩,增添了幾分神秘的韻味。

沙壩小火車
芒花號登山列車

六個小時的創作時光,從早晨延續到午後,隨著陽光的移動,光影悄然變換。

這一切彷彿被某種無形的魔力牽引著,讓人忘卻外界的存在,心神完全沉浸於筆下的世界。

每一次蠟刀的移動,像是在與自己的內心輕聲對話,筆觸間流淌著一絲難以言喻的喜悅。

時間在這裡變得柔和,彷彿午後的微風也帶著一絲溫暖。

雖然我至今仍無法完全掌控蠟刀的出蠟流量,但當最後的圖案終於浮現在眼前時,那栩栩如生的線條

竟有了一絲生命的靈動,彷彿它們在我的筆下誕生,並開始輕輕呼吸。

連工作室的老闆看到都忍不住發出嘖嘖讚歎,稱我是所有學員中表現最出色的一位。

這番話聽來或許略顯誇張,但當下被稱讚的那一刻,心中一陣輕飄飄的驕傲悄然升起,像午後的微風托起心靈,令我彷彿飄然飛上了雲端。

整個午後,都在那滿滿的成就與微笑中,閃閃發亮。

沙壩行程 我的Batik大作
Masterpiece

Indigo藍草:大自然的染料

藍草(Indigo)是一種神奇的植物,從大地中汲取色彩,轉化為深藍的染料。

染布需要反覆浸染和曝曬,有時候甚至需要三到四天。

完成染色後,染布還需經過沸水脫蠟,最後晾乾成型。

由於時間關係,這些步驟由工作室代勞。

我只瞄了一眼那深藍的染缸,發酵的氣味並不算宜人。

趁著染色的空檔,我進入了山中健行,享受這片美麗的山林。

沙壩蠟染
染缸

付出不一定能換來想要的成果

兩天後,我回到工作室取作品。

老闆娘已經將成品包裝好,當我打開包裝時,不禁大吃一驚。

自以為的大作並不如預期,許多蠟封的地方仍被染料滲透。

回想原因,可能是我操作時蠟刀滑得太快,蜂蠟僅覆蓋布料表面,未能滲透至纖維內層。

雖然作品不完美,但這次體驗仍讓我受益良多,下次如果有去到印尼,我絕對要再嘗試一次。

沙壩蠟染作品
結果不是大作,就不打開來獻醜了

若你對這種傳統手工藝感興趣,不妨來Ethos – Spirit of the Community工作室一試,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,感受到蠟染帶來的樂趣與挑戰。

沙壩其他Batik選擇

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,可以留言讓我們知道。

感謝您的閱讀!

★更多北越相關的分享:

河內系列:
亞洲建築風格中最獨特的佛寺:一柱寺
躲進越南美術博物館(Bảo tàng Mỹ thuật Việt Nam),感受越南的另一種風景
越南河內旅遊攻略 – 免門票的河內市博物館
參加河內Rose Kitchen烹飪課值得不值得
【越南河內探店】原來這是紅透半片天的Maison Marou巧克力
越南美食| 河內自由行推薦| 傳統甜點Chè(糖水)
【河內美食探店系列】Blue Butterfly 越式精緻餐廳 – 來越南不可錯過的4道佳餚
越南河內尋找法式浪漫 – La Badiane Restaurant午晚餐怎麼選最划算
還劍湖畔,那位士兵手上的是什麼?
越南歷史故事集|城門城門幾丈高 – 東河門
鎮國寺旁的神犬傳說 – 水中僊祠

寧平陸龍灣系列:
1個人能夠去寧平陸龍灣自助旅行嗎?
陸龍灣(長安生態保護區)路線2有什麼好看?
越南最多「最大」的佛教寺廟 – 寧平拜頂寺(Bai Dinh Temple) 3種電動接駁車門票怎麼買?
華閭古都值得1個人參觀嗎?

廣寧下龍灣系列:
來北越不可錯過的世界自然遺產-下龍灣郵輪1日遊

河江系列:
越南河江Ha Giang自由行 – 9個來之前不能不知道的事
越南河江Ha Giang Loop – 出發前必知的5個要點
Ha Giang Loop 住宿指南:9間精選Homestay民宿

沙壩系列:
第1次到北越沙壩自由行,要知道的6件事情
越南沙壩健行,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
2024年7月上班暫停,去越南沙壩梯田,洗去班味
I人逃離辦公室,到山裡畫Batik,尋找心流體驗
SAPA Museum 山靄之外,歷史之內
Hello Vietnam一頓好飯,一段好風景
越南沙壩必買| 尋找承載霧城記憶的物品
越南沙壩纜車 – 太陽世界番西邦傳奇

北越其他地區系列:
探索越南迷人天空之城「三島」
探訪永福文廟:越南的文化寶藏
Coop Mart:越南採買天堂

越南簽證申請:
【越南旅行篇】8個步驟申請越南電子簽證 e-Visa(2024/8更新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